公私营协作计划
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 (门诊协作)
公私营协作放射诊断造影计划 (协作造影)
耀眼行动 (白内障手术计划)
共析计划
肠道检查公私营协作计划 (肠道协作)
青光眼治疗协作计划
骨折手术协作计划
乳癌手术治疗协作计划
医健通及其他项目
医健通
放射诊断造影服务
关于我们
欢迎辞
最新消息
有用连结
联络我们
公私营协作计划
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 (门诊协作)
计划简介
私家医生名单
常见问题
常用资料
通讯
最新消息
公私营协作放射诊断造影计划 (协作造影)
计划简介
私营医护服务提供者名单
常见问题
常用资料
耀眼行动 (白内障手术计划)
計劃簡介
私家眼科医生名单
常见问题
常用资料
最新消息
共析计划
计划简介
社区血液透祈中心名单
常用资料
肠道检查公私营协作计划 (肠道协作)
计划简介
私家医生名单
常用资料
青光眼治疗协作计划
计划简介
私家医生名单
常见问题
常用资料
骨折手术协作计划
计划简介
乳癌手术治疗协作计划
计划简介
医健通及其他项目
医健通
计划简介
放射诊断造影服务
计划简介
常用资料
关于我们
欢迎辞
最新消息
有用连结
联络我们
简
ENG
繁
简体
ENG
繁體
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门诊协作)
现时于医管局门诊诊所接受治理而符合指定临床及计划准则,并至少12个月前开始接受治理的病人会被邀请参加计划,到社区内接受私营基层医疗服务。
计划简介
私家医生名单
常见问题
常用资料
通讯
最新消息
为医管局门诊病人提供选择
计划会邀请现时于医管局门诊诊所接受治理而符合指定临床及计划准则,并至少12个月前开始接受治理的病人参加计划,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每名病人每年可享有十次资助门诊服务,包括诊治慢性疾病和偶发性疾病、于私家医生诊所获配治理其慢性疾病病情及偶发性疾病的药物、以及经参加计划的私家医生转介,接受由医管局提供特定的相关化验和X光检查服务。
费用相等于普通科门诊
参加计划的病人每次就诊只须缴付普通科门诊服务的收费50元(按照政府宪报所列)。符合资格获得豁免的计划病人,向本计划的私家医生求诊时,若属本计划范围内,可获得与使用医管局服务相同的费用减免安排,详情请参阅刊登于计划网页之豁免安排通告。
私家医生提供服务可获服务费
参加计划的私家医生每年最高可获合共为3,510元的服务费(医管局会以发还款项的方式缴付),作为提供最多十次诊症,当中已包括医管局普通科门诊收费50元,这费用会由病人在就诊后直接缴付给私家医生。医管局会为领取综援及/或获减免费用的人士负担普通科门诊费用。
服务覆盖全港
接近600名私家医生参加计划,服务涵盖全港18区。病人可接受社区内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便捷度及推广家庭医生概念。
私家医生名单 >
了解更多
▼
隐藏
▲
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 (门诊协作)
计划简介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于2014年中推出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旨在为需要长期在普通科门诊覆诊的病人提供选择,让病人可接受社区内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便捷度及推广家庭医生概念。计划亦有助纾缓医管局普通科门诊服务的需求和加强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的使用。计划已覆盖全港18区。
计划会现时于医管局门诊诊所接受治理而符合指定临床及计划准则,并至少12个月前开始接受治理的病人参加计划,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我们欢迎所有注册执业的私家医生参加计划。
在计划下,每名病人每年可享有十次资助门诊服务,包括诊治慢性疾病和偶发性疾病、于私家医生诊所获配治理其慢性疾病病情及偶发性疾病的药物、以及经参加计划的私家医生转介,接受由医管局提供特定的相关化验和X光检查服务。
参加计划的病人每次就诊只须缴付普通科门诊服务的收费50元(按照政府宪报所列)。符合资格获得豁免的计划病人,向本计划的私家医生求诊时,若属本计划范围内,可获得与使用医管局服务相同的费用减免安排,详情请参阅刊登于计划网页之豁免安排通告。若双方同意,病人可选择自费接受私家医生提供的进一步服务和疗程,即计划以外的服务。已参加长者医疗券计划的人士,可从其医疗券户口支付额外的收费。
参加计划的私家医生每年最高可获合共为3,510元的服务费(医管局会以发还款项的方式缴付),作为提供最多十次诊症,当中已包括医管局普通科门诊收费50元,这费用会由病人在就诊后直接缴付给私家医生。医管局会为符合资格获减免费用的人士负担普通科门诊费用。
公私营协作计划
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 (门诊协作)
公私营协作放射诊断造影计划 (协作造影)
耀眼行动 (白内障手术计划)
共析计划
肠道检查公私营协作计划 (肠道协作)
青光眼治疗协作计划
骨折手术协作计划
乳癌手术治疗协作计划
医健通及其他项目
医健通
放射诊断造影服务
关于我们
欢迎辞
最新消息
有用连结
联络我们
医院管理局
版权告示
私隐政策
连结政策
免责声明
使用条款
无障碍网页
© 2022 医院管理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