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門診協作)
門診協作預計於2028年結束,已參加計劃的病人會被邀請參加「慢病共治先導計劃」的治療階段,繼續在社區內接受家庭醫生的全面照顧。
Final banner (CHI)

GOPC-logo-hori
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 (門診協作)

計劃簡介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於2014年中推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旨在為需要長期在普通科門診覆診的病人提供選擇,讓病

人可接受社區內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提高基層醫療服務的便捷度及推廣家庭醫生概念。計劃亦有助紓緩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服

務的需求和加強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的使用。計劃覆蓋全港18區。


門診協作自2021年開始,於指定專科推行共同醫治模式,將其服務對象涵蓋至病情穩定的專科門診病人。


在計劃下,每名病人每年享有十次資助門診服務,包括診治慢性疾病和偶發性疾病、於私家醫生診所獲配治理其慢性疾病病情

及偶發性疾病的藥物、以及經參加計劃的私家醫生轉介,到指定的私營化驗所接受特定化驗服務,而X光檢查服務則仍然由醫

管局提供。


參加計劃的病人每次就診只須繳付普通科門診服務的收費50元(按照政府憲報所列)。符合資格獲得豁免的計劃病人,向本計

劃的私家醫生求診時,若屬本計劃範圍內,可獲得與使用醫管局服務相同的費用減免安排,詳情請參閱刊登於計劃網頁之豁免

安排通告。若雙方同意,病人可選擇自費接受私家醫生提供的進一步服務和療程,即計劃以外的服務。已參加長者醫療券計劃

的人士,可從其醫療券戶口支付額外的收費。


參加計劃的私家醫生每年最高可獲合共為3,660元的服務費(醫管局會以發還款項的方式繳付),作為提供最多十次診症,當

中已包括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收費50元,這費用會由病人在就診後直接繳付給私家醫生。醫管局會為符合資格獲減免費用的人士

負擔普通科門診費用。


計劃預計於2028年結束,已參加計劃的病人將獲邀參加「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治療階段,繼續在社區接受家庭醫生

的全面照顧。